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亚洲

打印

战后日本三次蜕变:从“阶下囚” 到“伏地魔”

  【核心提示】为什么拒不认罪的日本可以成功摆脱制裁枷锁,更具有了超乎寻常的国际实力,以至于今天仍然是亚太安全以及世界和平的梦魇?通过审视战后日本的三次转变,也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二战结束69年来,日本作为战败国,从千疮百孔、濒临崩溃发展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从接受国际社会严厉制裁、不能拥有军队发展为具备亚太最强海上军力、重燃扩张野心,完成了从“阶下囚”到“伏地魔”的转变。这一过程中,日本始终没有就其侵略罪行正式道歉,在历史认识、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等问题上的做法也严重违背人类良知。为什么拒不认罪的日本可以成功摆脱制裁枷锁,更具有了超乎寻常的国际实力,以至于今天仍然是亚太安全以及世界和平的梦魇?通过审视战后日本的三次转变,也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第一次:借冷战走出战败阴影

  战后初期,日本处于崩溃边缘。由于战争的破坏,日本基础设施满目疮痍,工业体系近乎瘫痪,经济危机导致通货膨胀加剧,海外市场荡然无存,加之国内事务受到美国管控以及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所以国家重振举步维艰。

  冷战爆发,日本处境发生改变。为了有效阻止苏联势力在东亚蔓延,美国开始寻找亚太立足点。由于美国对日本握有绝对的控制权,所以日本自然成为最佳“人选”。1948年,杜鲁门调整对日政策,由制裁转向扶植。1951年,美国单方面与日本媾和。之后,双方陆续签订了《旧金山和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日美行政协定》。至此,日本正式成为美国的盟友。

  日本利用冷战格局重回国际舞台。美国的冷战需求使日本看到了摆脱战后困境的希望。日本借以帮助美国在亚太推行冷战战略为名,逐步争取为自己在国际制裁下松绑。为了支持日本重建国家,美国向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这些援助使日本国力迅速恢复。由于美国的庇护和扶植,日本很快实现了国家重振,1955年已基本走出战后经济危机,国家实现高速发展。上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经济全盛期,其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且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政府逐渐从美国手中拿回自治权,并以帮助美国应对冷战威胁为名重新拥有军事力量,成立自卫队。日本自卫队得到美国大力支援,不仅提供尖端武器装备,而且还帮助训练军事人员,所以其军事实力快速提升。日本愿意担当美国的“马前卒”,因为这样可以狐假虎威,利用美国霸权势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日本利用经济援助改善国际形象。日本一方面依靠美国的影响力打开局面,另一方面依靠经援外交缓和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促进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拉进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距离,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改变国家形象。日本的做法不仅得到了曾遭受其侵略迫害国家对其战争罪行的谅解,而且在这些国家年轻一代中成功树立亲善、友好的形象,同时海外市场进一步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正是由于日本对联合国以及一些国际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使其在1996年摆脱了“敌国条款”的枷锁。但随着日本经援外交的政治化意图逐步显现,受援国家也渐渐提高警惕。

  由此可见,战后日本成功走出失败阴影依靠的并不是对战争错误的深刻反省,以及在此基础上与亚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真正融合,而是依靠日美同盟的威慑和经济援助的伪善,以“糖果加大棒”的形式恩威并施,成功避开了承担战争责任和正视历史错误,堂而皇之地走上了强国之路。日本政府采取的是避重就轻的迂回手段。

  第二次:蓄谋“修宪”推动大国地位确立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遭受两次石油危机冲击,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政府没有努力找寻改善经济的出路,而是将困境的产生归咎于战后体制的束缚,期望通过确立“政治大国”路线摆脱国际制裁和美国的约束,成为正常国家。

  日本政府打造舆论环境,将增强国民大国意识、树立良好国际形象作为其全面推进政治大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日本通过强化舆论导向作用,积极鼓噪“大国论”,营造大国氛围,打造民众基础;通过将大量影视作品和歌曲销往海外,扩大国际知名度,改善国际社会对日本的既有印象,成功实现形象转型。

  日本政府蓄谋修改“和平宪法”,不断寻找借口突破宪法限制,并将其视为推进政治大国战略的重要步骤。因为在日本看来,宪法第九条中规定的永远放弃发动战争,不以行使武力或武力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不拥有军队,不具有交战权等内容严重束缚了日本政治大国理想,必须予以改变才能摆脱战后枷锁。日本政府着力扩充军事力量,提高武器水平,推动军工产业发展,将打造军事强国作为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日本通过调整《防卫计划大纲》以及增进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不断为自己的军事行动松绑。随着军费开支的持续增加和美国盟友的大力支持,日本自卫队规模不断扩大,武器装备质量突飞猛进,军事实力实现了大跨越。日本政府努力争取“入常”,得到了美国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其将“入常”作为实现政治大国梦想的重要标志。

  日本政府通过“大国战略”实现了国家政治的全面变革,这是在走出战败阴影后,为进一步突破战后束缚而做出的重要战略调整,暴露出日本保守势力欲求东山再起的阴谋企图,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衅,同时也显示出美国对日本管控的失败。日本的行为破坏了亚太战略平衡,导致地区军备竞赛和紧张关系升级。

  第三次:重燃扩张野心

  日本侵略扩张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我国明朝时期。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日益强大,开始仿效西方列强走上侵略扩张道路。19世纪末,日本侵略朝鲜半岛,强占我国宝岛台湾。随着1945年战败,日本也结束了其殖民扩张历史。日本侵略思想主要源于其岛国资源严重匮乏所引发的生存危机意识,所以当危机感越发强烈时,日本的扩张本性就越发暴露。

  战后,日本没有真正总结战争教训,错误地认为是“陆主海从”侵略模式导致的失败。日本重新拾起战前的海洋论调,提出要向海洋发展,向海洋索取生存空间。由此,海洋成为日本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方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在推进大国战略的过程中着力发展海洋实力,特别用心于海上自卫队的建设。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发展,国家实力全面提升;而当时的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大国战略遭到美国打压难以伸张。巨大的反差使日本政府感到生存危机,这促使日本右翼势力重新燃起扩张野心,并将海洋作为主要方向。日本通过制定《21世纪初叶日本海洋政策》、成立大陆架调查公司、设立海洋权益阁僚会议、成立海洋基本法研究会等,为掠取海洋资源、侵占海权范围打下基础。日本通过制定《海洋基本法》以及《海洋基本计划》,加强了对海洋的监视和情报搜集活动。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与周边邻国的岛屿争议,日本一系列进攻行径更暴露出其扩张野心。日本首脑多次远眺与俄罗斯的争议岛屿,希望俄方让步将之划归日本。日韩间岛屿争端曾一度使两国关系陷入僵局,最后依靠共同的盟友美国出面调停。在中日之间,日本频频挑衅,引发钓鱼岛争端和冲之鸟礁事件,并要求美军协防钓鱼岛等行径,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土安全和海洋权益。

  当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拥有世界排名第二的海上舰队和海上巡逻机部队,其海上战斗力仅次于美国。海上自卫队不仅拥有护卫舰队、潜艇部队和航空部队,还拥有包括准航母“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等在内的大型水面舰艇。2013年底,日本通过制定《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新《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未来五年,日本将大幅增加防卫预算,重点提升海上自卫队战力,还将从美国引进F-35、无人机以及大型两栖攻击舰等尖端武器。

  可以看出,日本新一轮扩张计划重点在于攫取海洋资源、抢占战略要地、协同美国构筑防御岛链,阻止中国向太平洋发展。日本的行为不仅充分暴露出其在亚太地区扩张的野心,而且直接导致其与周边国家紧张关系不断升级,甚至冲突一触即发。现在,日本已经成为亚太地区麻烦的制造者。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xxhq/yz/2014-06-11/2622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4-06-11 关键字:日本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