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学习进行时丨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释“第二个结合”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时代课题,指明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报道,与您共同学习。今天播发系列之四《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释“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时代课题,指明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两个结合”这一重大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的,随后,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各个时期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第二个结合”,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这五方面重要论述博大精深、字字珠玑,从内在原理逻辑的层面讲了为什么能结合、结合产生了什么反应、结合开辟了怎样的境界等重要问题,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创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相互契合而有机结合。二者的“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个“结合”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理论和制度创新以及保持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新高度”概括了“第二个结合”的历史贡献。

  以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观之,马克思主义诞生,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

  以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观之,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今天,我们党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永焕荣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zyxw/gn/2023-06-21/8241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3-06-22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